上次與大家分享的核心思想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觀念,如果你不想墜入隨波逐流或人云亦云的漩渦中,核心思想就是人生過程一定必須尋找。簡單說:「你相信什麼?為什麼相信而沒有懷疑?你的相信是真的還是假的?信了又帶給你什麼好處或感覺?………….」
今天我和藍綠將深入探討另一個層面的問題,也就是關於「人」。你們覺得人好理解嗎?楷博認為不容易,但學會「慈悲心」就一定能更深刻地理解每個人,只是難度又更勝核心思想。我們就一起努力學習,因為所有人都已經在路上,只是快或慢而已。
藍綠色:一句話可判生亦可判死
楷博:「藍綠,你聽到的【真實存在】都是由別人說,而不是你真正去感受過或理解,甚至親自去找資料來驗證。」
藍綠:「我哪有這麼多時間為了一件事去找這麼多資料,我光跟朋友相處的時間或玩樂的時間都不夠了!?而且為什麼一定要親自啊?老師~我真的不懂這個意思!!」
楷博:「以前我們都聽歷史老師說,秦始皇是一個暴君。但現在大家卻慢慢理解他修築長城、焚書坑儒、統一貨幣跟度量衡,尤其是【焚書坑儒】讓很多人難以接受,可是追根究柢之後,發現秦始皇的做法是有意義的(連命理書藉也燒,讓我好生氣!)。為什麼以前跟現在差距這麼大?主要原因是歷史學家沒有設身處地去思考,只看見秦始皇做了什麼,就急著下定論。」
藍紫:「而且我覺得人很容易放大不好、缺點、壞處,然後好的、優點、好處就像是不見了!」
楷博:「所以 海濤法師才說:「我們眼睛業障重啊!一切都是假的。」若是每件事都帶著情緒來面對,我們還能理性分是非、善惡、對錯嗎?」
藍綠:「但情緒是為人最重要的象徵,在屏除情緒之下,人不就成了行屍走肉。」
楷博:「那好!比如現在有一個小偷行竊,你們認為他是善還是惡?」
藍綠和藍紫異口同聲說:「惡!」
楷博:「但他把偷來的錢,用於救助窮人呢?」
此時他們就靜下思考,臉上盡是滿滿的猶豫,不知該回答哪一個答案。
楷博:「所以善惡的定義就是多數人認同便為善,多數人不認同便為惡?」
藍紫:「那是非對錯不就也是一樣的說法囉?!」
楷博:「這個問題你們必須考慮到〝動機〞,否則誰是誰非、誰對誰錯,你是無法分辨的。而且我會建議你們,看事情別用二分法。藍綠,你知道為什麼嗎?」
藍綠:「因為語言是可以說謊的!」
此時,藍紫突然驚醒,雙眼向天花板說了一句:「這一切就通了!所以只要我會用語言包裝自己,就能把黑的變成白的。那這世界還有什麼是非對錯!」
楷博:「你先別激動!藍綠,你真的對人性很敏感啊!難怪會跟藍紫相處的來。」
藍綠:「我認為硬是分是非對錯真的好難,那不如就別去分是非對錯。」
楷博:「藍綠,你這個想法非常棒,但是很難很難做到,因為人有情緒而且容易受影響。但你提到一個很重要的點,別去分是非對錯就意味著去除〝分別心〞。可是要做到這點就需要先學會掌握情緒,對我而言難度非常高。對你們這個年紀來說,難度更是難已想像。」
藍紫與藍綠對看一眼後,仍是慒慒懂懂。我想他們大概還不明白我說的話,所以我用更簡單的說法來貼近現實。
楷博:「現在網路發達的時代,你們有想過「一句話可判生亦可判死」。無論我說對或錯,只要有人支持我,我就有立場可以堅持。但被評論或批判者受到什麼衝擊,我們會知道嗎?唉~人真的要有良知,說話了就別事不關己。這才是現在社會的亂像,所以你們也要記住「一句話可判生亦可判死」。」
藍紫與藍綠非常開心的收下這句話,此時下課鐘聲已響。二位同學也趁最後詢問能與我聯絡的方式,並期待下次有機會能聊更多層面的話題。
§本文由高楷博老師創作,轉載請註明出處§